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

被引:86
作者
扈中平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关键词
教育与幸福; 幸福感; 幸福能力; 幸福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与幸福"这一命题必须要回答教育何以能与人的幸福相关涉这一问题。从教育学原理的立场来看,幸福之所以成为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因为幸福始终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类的人的一切活动和一切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的、永恒的价值和目标;教育之所以能切入人的幸福,是因为幸福是一种客观性的主观存在,幸福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的主观状态,而教育的本质是改造和建构人的主观世界、直接指向人的精神的活动;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幸福有所作为,是因为教育有助于改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更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能力;教育之所以自身可能是幸福的,是因为教育本身蕴涵、潜藏着诸多幸福元素,而人们也可以赋予教育过程幸福的元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 [J].
罗楚亮 .
理工高教研究, 2006, (01) :1-5
[2]   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J].
黄立清 ;
邢占军 .
国外社会科学, 2005, (03) :29-33
[3]   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J].
邢占军 .
新东方, 2004, (11) :19-24
[4]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国民幸福总值 [J].
秦朔 .
南风窗, 2004, (10) :16-17
[5]   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 [J].
苗元江 ;
余嘉元 .
新视野, 2003, (04) :50-52
[6]  
论教育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7]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200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2001
[9]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 商务印书馆[英]边沁(Jeremy Bentham) 著, 2000
[10]  
再论教育目的[M]. 教育科学出版社[英]怀特(White,John) 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