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多元属性及研究范式

被引:124
作者
吴汉东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属性; 私人财产; 吴汉东; 智力成果权; 财产权; 个人财产; 不发达国家; 知识产权政策; 无形资产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正>在诸多民事权利制度中,知识产权具备更多科技含量和知识要素。一般认为:著作权发生在文化创作领域,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息息相关;专利权产生于技术应用领域,与科技创新、科技产业紧密相连;商标权则运作于工商经营领域,涉及商品销售、市场贸易等诸多问题。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条件下,知识产权的制度实施效果,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与教育的繁荣;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中,知识产权保护又事关国际政治、国际经贸、国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219 +2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的解读和反思 [J].
孙海龙 ;
董倚铭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5) :76-85
[3]   知识产权·人权·发展 [J].
吴峰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28-31
[4]   罗马法的“无体物”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学理基础 [J].
吴汉东 .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07) :33-38
[5]   论 TRIPS 协议框架下知识产权与人权的关系 [J].
张乃根 .
法学家, 2004, (04) :145-152
[6]   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补充 [J].
李永明 ;
吕益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4) :61-68
[7]   冲突与平衡:知识产权的人权视野 [J].
宋慧献 ;
周艳敏 .
知识产权, 2004, (02) :51-56
[8]   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 [J].
冯晓青 ;
刘淑华 .
中国法学, 2004, (01) :63-70
[9]   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 [J].
吴汉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22-13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