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食物获取权与饥荒:对森的理论的检验

被引:21
作者
范子英
孟令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作物; 食物获取权; FAD; 饥荒;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7.02.012
中图分类号
F31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方法对中国1959—1961年饥荒发生时农村地区的死亡率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制度性因素是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统购统销制度严重影响了随后发生的饥荒的地区性差异,其中缺粮区的衡定是一个关键因素。在所有缺粮区中,我们发现经济作物主产区的影响比传统缺粮区的影响要大得多。同时还对森的食物获取权理论和传统的食物供给量下降理论(FAD)的解释能力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在解释中国饥荒时更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512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 [J].
曹树基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1) :16-30+97
[2]   有关中国1959-1961年饥荒的研究综述 [J].
范子英 ;
孟令杰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1) :66-71+80
[4]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J].
金辉 .
社会, 1993, (Z2) :15-24+5
[5]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199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赵德馨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