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消费率问题探究——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全红
机构
[1] 五邑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消费率; 资金流量表; 收入分配; 城市化;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9.10.01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对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消费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国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下降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以及由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居民收入占比的降低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两方面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角度来提高政府消费倾向,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资金流量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J].
贝多广 ;
骆峰 .
经济研究, 2006, (02) :92-103
[2]   从资金流量表看中国的高储蓄率 [J].
何新华 ;
曹永福 .
国际经济评论, 2005, (06) :58-61
[3]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5, (02) :4-15+25
[4]   我国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J].
刘金全 ;
郭整风 .
中国软科学, 2002, (02) :25-28
[5]   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 [J].
刘建国 .
经济研究, 1999, (03) :54-60+67
[6]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J].
Modigliani, F ;
Cao, SL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 42 (01) :14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