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分析

被引:32
作者
段伟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保护区; 农户; 保护收益; 保护损失; 保护态度; 感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和损失的感知有助于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在陕西、湖南和江西调研的922份有效农户数据,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带来的最主要的收益因素为居住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增加,野生动物致害是在三个研究区域均发生次数最多的损失因素;2多数的当地居民对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65.5%),农户在保护区获得收益与其保护态度呈正相关,从生态旅游、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生态补偿中获益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积极;而承受生态保护的损失则与其保护态度呈负相关,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发生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消极;3承受保护损失的农户,其家庭收入相对较低,而获得保护收益的农户,其家庭收入相对较高。得到更多就业机会以及从生态旅游获益的农户,其家庭收入较高;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家庭收入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471 / 24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J].
段伟 ;
温亚利 ;
王昌海 .
湿地科学, 2013, 11 (01) :90-99
[2]   野生动物肇事对社区农户的影响及补偿问题分析——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为例 [J].
侯一蕾 ;
温亚利 .
林业经济问题, 2012, 32 (05) :388-391
[3]   穿越梦中的香巴拉 [J].
贾建新 .
绿色中国, 2012, (03) :61-63
[4]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秦岭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反思——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王昌海 ;
温亚利 ;
时鉴 ;
胡崇德 ;
司开创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1, (04) :236-240
[5]   卧龙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模式探讨 [J].
刘静 ;
苗鸿 ;
郑华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李晓光 ;
江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259-271
[6]   森林资源社区共管问题初探——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韦惠兰 ;
何娉 .
林业经济问题, 2008, (02) :113-116
[7]   社区共管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J].
薛美蓉 ;
王芳 ;
郭开怡 ;
乔慧 .
农村经济, 2008, (01) :65-67
[8]   构建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共管体系的思考——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J].
谢屹 ;
李伟 ;
温亚利 ;
胡崇德 .
林业科学, 2007, (06) :111-116
[9]   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J].
黄韬 ;
胡军 .
农村经济, 2007, (05)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