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策略研究

被引:23
作者
马强
秦佩恒
白钰
曾辉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跨行政区; 环境管理; 协调机制; 跨界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目前我国跨行政区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而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在解决跨行政区环境问题时产生了许多矛盾。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已认识到跨行政区环境合作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建立跨行政区的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研究显得不足。本文从机构、立法和手段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的现状,指出了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体制、政策和支撑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的建设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 [J].
王艳 ;
丁德文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6, (04) :19-22+35
[2]   长江三角洲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多层协商策略 [J].
周海炜 ;
张阳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 (05) :64-68
[3]   流域水污染控制法律对策——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例 [J].
幸红 .
求索 , 2006, (08) :138-140
[4]   关于我国跨区环境保育问题的博弈分析 [J].
李国平 ;
刘治国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07) :124-128
[5]   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体制矛盾及其协商解决 [J].
周海炜 ;
钟尉 ;
唐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34-239
[6]   破解环保博弈的“囚徒困境” [J].
廖靓 .
经济管理, 2006, (11) :78-80
[8]   区域排污权交易模型研究 [J].
王学山 ;
虞孝感 ;
王玉秀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6) :62-66
[9]   流域管理的地位亟待加强 [J].
李光丽 ;
霍有光 .
水利天地, 2005, (11) :21-24+26
[10]   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立法研究 [J].
王灿发 .
现代法学, 2005, (05) :13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