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被引:6
作者
魏晓婕 [1 ]
杨德刚 [2 ]
吴得文 [2 ,3 ]
机构
[1]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技术服务中心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塔里木河流域;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4.02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5个地区1980-2005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提取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效益方面的优劣势信息,研究结果显示:塔里木河流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各区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属于绝对优势区,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属于相对优势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属于相对劣势区,和田地区属于绝对劣势区;重点分析了2000-2005年产业结构内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塔里木河流域产业结构总体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发展较慢;三次产业均扩张的有巴州和克州;第二、三产业相对扩张的地区有喀什地区;第三产业处于相对扩张而第一、二产业处于相对收缩的地区是和田地区;三次产业均处于收缩状态的是阿克苏地区,并剖析了其影响因素。针对两种影响因素构成空间的组合方式,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推进塔里木河流域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31 / 6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产业结构分析——基于大连的视角 [J].
刘凤朝 ;
潘雄锋 ;
孙玉涛 .
经济地理, 2007, (01) :113-116+112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预测及其结构效益评价 [J].
付加锋 ;
刘毅 ;
张雷 ;
王丽艳 .
经济地理, 2006, (06) :1005-1008+1017
[3]   河南省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度与分析 [J].
刘俊娟 ;
李炳军 .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8) :45-48
[4]   塔里木河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影响 [J].
刘时银 ;
丁永建 ;
张勇 ;
上官冬辉 ;
李晶 ;
韩海东 ;
王建 ;
谢昌卫 .
地理学报, 2006, (05) :482-490
[5]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水文效应 [J].
程同福 ;
张雄文 ;
张洪 ;
王建文 ;
王立峰 ;
段建军 .
干旱区研究, 2003, (04) :266-271
[6]   经济全球化和当代产业结构研究的新视角——一种新的切入点和研究框架 [J].
汪斌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2, (09) :8-11
[7]   厦门市产业结构特征与跨世纪发展构想 [J].
陈月英 ;
刘云刚 .
地理科学, 2001, (01) :76-80
[8]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比较研究 [J].
贺灿飞 .
经济地理, 1996, (03) :68-74
[9]   区域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协调机制初探 [J].
刘卫东 ;
张玉斌 .
经济地理, 1992, (04) :20-25
[10]  
新疆五十年.[Z].丘远尧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5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