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基于ESDA-GIS的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45
作者:
张海峰
[1
,2
]
白永平
[1
]
陈琼
[2
]
王保宏
[1
]
牛定炜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ESDA;
青海省;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3.02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青海省43个县(市、区)及3个行政委员会和一个乡(格尔木市的飞地)为基本空间单元,以2006年青海省县域人均GDP等经济数据及人口数据为属性数据,在ArcView、ARCGIS等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对青海省县域经济之间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1)青海省2006年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及几何中心均有较大偏移,GDP及人均GDP重心也有较大偏移;(2)总体上青海省2006年经济空间差异较大,Moran'sⅠ指数为0.5 138,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3)目前,青海省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类型属离散型和聚集型,而扩散型及均衡型尚未出现。青南广大地区属离散型,海西地区主要是由资源要素禀赋导致集聚型,海东地区特别是西宁市由于较好的自然条件、优越的空间区位、便利的交通及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产生较强的集聚效应,海东其它广大地区Moran'sⅠ指数均较低(包括西宁市的两个市辖县),充分说明海东地区城市的扩散作用尚未显现,特别是省会城市西宁市对周围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54 / 46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