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与比较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吕拉昌 [1 ,2 ]
黄茹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比较城市主义; 复兴; 比较视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比较城市主义是城市研究重要的思想与方法。对比较城市化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阐述了比较城市主义从兴起、盛兴、衰落到复兴的历程,并着重分析了比较城市主义的理论视角,包括全球城市网络的比较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的比较视角、全息分析的比较视角、历史比较视角等。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具有必然性,比较城市主义对理解城市的本质以及通过比较明确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城市主义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实际操作中,未来比较城市研究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对确立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与模式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比较城市化》评介 [J].
孟锴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438-1440
[2]   试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J].
冯娟 ;
曾菊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3) :41-44+79
[4]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J].
高强 .
经济纵横, 2002, (03) :41-46
[5]   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国际比较 [J].
华桂宏 ;
高扬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2, (01) :25-28+7
[6]   战后中国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比较分析 [J].
姚一民 ;
阎小培 .
现代城市研究, 1995, (04) :28-32
[7]   北美三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比较 [J].
林玲 .
经济评论, 1993, (03) :28-33
[8]  
比较城市化[M]. 商务印书馆 , (美) 贝利, 2010
[9]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高珮义著, 2004
[10]  
Cities in a World of Cities: The Comparative Gesture[J] . JenniferRobins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