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减水效益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贤赵
黄明斌
康绍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西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研究所!杨凌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水土保持; 减水效益;
D O I
10.16058/j.issn.1005-0930.2000.04.003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流域水沙耦合模型中的产流模式 ,将水土保持减水型措施和植被型措施在减流中的作用定量分割开来 ,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结果显示 ,高度综合治理的插财主沟和杨家沟小流域平均减水分别为 6 6 .2 %和 5 8.7% .其中减水型措施分别减水 42 .0 %和 19.8% ,植被型措施分别为 2 4.2 %和 38.9% .与未治理小流域相比 ,综合治理使小流域拦蓄水程度明显提高 ,减水型措施拦蓄径流作用显著高于植被型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综述 [J].
冉大川 .
泥沙研究, 2000, (03) :72-81
[2]   抢救“土壤水库”实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四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J].
朱显谟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1) :1-6
[3]   黄土高原沟壑区森林和草地小流域水文行为的比较研究 [J].
黄明斌 ;
康绍忠 ;
李玉山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35-40
[4]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黄河断流的若干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建议 [J].
康绍忠 ;
宋孝玉 ;
李永杰 .
人民黄河, 1999, (03) :20-22
[5]   大中流域长系列径流泥沙模拟 [J].
汤立群 ;
陈国祥 .
水利学报, 1997, (06) :20-27
[6]   流域尺度与治理对产流模式的影响分析研究 [J].
汤立群,陈国祥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1) :22-28
[7]   渭河主要支流产流产沙规律及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 [J].
王宏,张智忠 .
水土保持通报, 1995, (04) :55-59
[8]   中大流域水沙耦合模拟物理概念模型 [J].
包为民 ;
陈耀庭 .
水科学进展, 1994, (04) :287-292
[9]   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果分离评估研究 [J].
包为民 .
人民黄河, 1994, (01) :23-26+62
[10]   格林—安普特下渗曲线的改进和应用 [J].
包为民 .
人民黄河, 1993, (09) :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