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库茨涅兹假说的再认识

被引:11
作者
周文 [1 ]
赵方 [2 ]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2]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库茨涅兹假说;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库兹涅茨假说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相伴随;当经济发展到人均收入4000~11000美元的阶段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相伴随。我国2011年的人均收入为4382美元,标志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是,自1982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高企,收入分配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趋势,使我国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缩小贫富差距,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93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解构:本质、挑战与对策— [J].
周文 ;
孙懿 .
经济学动态, 2012, (07) :42-47
[2]   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 [J].
李骏 ;
吴晓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3) :114-128+207
[3]   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 [J].
万广华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6) :99-111+5
[4]   规避“中等收入陷阱”观点综述 [J].
钱凯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48) :37-45
[6]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7]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战略[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林岗, 2011
[8]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布研究[M].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胡祖光, 2010
[9]  
Inequality and Growth: What Can the Data Say?[J] . Abhijit V. Banerjee,Esther Duflo.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2003 (3)
[10]  
Polarization, Politics and Property Rights: Links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J] . Philip Keefer,Stephen Knack.Public Choice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