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实施效果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果化示范区为例

被引:19
作者
吴孔运
蒋忠诚
罗为群
覃小群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立体生态农业; 复合农林结构; 传统农业; 果化示范区;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0 [一般性理论];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果化示范区的立体生态农业由粮食作物(玉米)-经济作物(黄豆)-牧草轮作模式、果树(火龙果、澳洲坚果)-药材(金银花、苦丁茶)模式及水源林-牧草-畜禽模式等组成,充分利用了岩溶峰丛洼地自然环境提供的光、热、水和土壤等资源。4年来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运行结果表明:立体生态农业使示范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改善,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10%提高到2005年的50%70%。农民年均纯收入也由实施前的632元上升到2005年的1 524元。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生态农业更关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引用
收藏
页码:1197 / 12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山区微小流域新型生态农业产业链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万州陈家沟小流域为例 [J].
肖莉 ;
陈治谏 ;
李豪 ;
吴鹏飞 ;
刘坤 ;
廖晓勇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1) :135-138+145
[2]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J].
胡振鹏 ;
胡松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638-644
[3]   抚州市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模式试验研究 [J].
金卫根 ;
陈传红 ;
孙丽萍 ;
沈春晓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3) :157-158+161
[4]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新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J].
白和盛 ;
张家宏 ;
王守红 .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9) :29-30
[5]   典型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模式探析——以贵州省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为例 [J].
苏维词 ;
杨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4) :217-220
[6]   闽东南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J].
赖德芳 ;
沈魁敏 ;
蔡元呈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4) :210-213
[7]  
中国岩溶动力系统[M]. 地质出版社 , 袁道先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