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股权结构、诚信与公司治理——以宏智科技为例

被引:36
作者
陈汉文
刘启亮
余劲松
机构
[1]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家; 股权结构; 诚信; 公司治理; 通用公司治理; 剩余公司治理;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5.08.017
中图分类号
F279.21 [企业组织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从国家、股权结构与诚信出发,试图构建一个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探讨国家、股权结构、诚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其对公司业绩之影响,并对开我国上市公司“双股东大会”先河的宏智科技案例进行分析。本文将公司治理分解为基于社会公正的通用公司治理范畴和基于公司效率的剩余公司治理范畴,创新性地提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社会公正和公司效率的并行与平衡。同时,由于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无论是通用公司治理还是剩余公司治理,都存在制度的公共领域,都需要呈隐性的制度——诚信来约束参与者在公司治理制度公共领域的行为。通用公司治理、剩余公司治理与诚信三者有机耦合才能有效地规范公司治理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会计制度 公共领域与会计职业道德 [J].
吴水澎 ;
刘启亮 .
会计研究, 2005, (11) :3-7+96
[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J].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
管理世界, 2004, (02) :63-74
[3]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和行为的影响 [J].
张银杰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2, (01) :3-8
[4]   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 [J].
徐国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6) :97-113+206
[5]   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J].
陈小悦 ;
徐晓东 .
经济研究, 2001, (11) :3-11+94
[6]   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介绍“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 [J].
许成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 (05) :1-12
[7]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 [J].
孙永祥 ;
黄祖辉 .
经济研究, 1999, (12) :23-30+39
[8]   我国市场发育中的自增强现象 [J].
李绍光 .
经济研究, 1996, (04) :20-26+34
[9]  
公司法[M]. 法律出版社 , (加)布莱恩R.柴芬斯(BrlanR.Cheffins)著, 2001
[10]  
比较制度分析[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日)青木昌彦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