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隐喻”与公共领域的式微

被引:3
作者
黄汇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版权; 隐喻; 公共领域; 式微; 理念重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公共领域在版权法上的式微并非源于作为现象的规则本身,而恰是发轫于其构建的基础,即首先是源于塑造该规则的理论和观念的大厦。正是自18世纪中叶以来,作为支配着版权机制两个重要的理论支柱,或者说预示着版权合理性的两个重要的"隐喻",才导致了今天版权的失范,从而带来了公共领域的持续衰退和不断消亡。这两个隐喻,一个就是所谓的"父子"理论,另一个就是所谓的"地产"学说。经过对这两个隐喻的分析,提出了迈向版权和公共领域生态和谐之版权法理念重组的新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知识财产法哲学[M]. 商务印书馆 , (澳) 德霍斯, 2008
[3]  
文学死了吗[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米勒, 2007
[4]  
The Idea of Authorship in Copyright .2 Lior Zemer.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