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流动方式——以武汉自助游为例

被引:47
作者
王娟 [1 ,2 ]
胡静 [1 ,2 ]
贾垚焱 [2 ,3 ]
刘大均 [1 ,2 ]
许贤棠 [1 ,2 ]
朱磊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3]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自助游; 旅游流; 网络结构; 流动方式; 武汉;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6.02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两江交汇区域、汉口沿长江一线以及东湖西南侧一带。3时间上,客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是武汉自助游的热点时段。4节点结构特征方面,网络转移和扩散的通畅程度差异明显,旅游节点大多需要通过户部巷、黄鹤楼等8个精华节点来发生联结,户部巷是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集散中心。5整体结构特征方面,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存在8个凝聚子群,其中3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6流动方式方面,自助游客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公交是最主要的流动方式,步行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4+175 +1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目的地关注度与共现效应研究——以上海历史街区为例 [J].
梁保尔 ;
潘植强 .
旅游学刊, 2015, 30 (07) :80-90
[2]   湖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的特征与优化 [J].
付琼鸽 ;
刘大均 ;
胡静 ;
谢双玉 ;
龚箭 ;
陈小娟 .
经济地理, 2015, 35 (03) :191-196
[3]   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西安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 [J].
张妍妍 ;
李君轶 ;
杨敏 .
人文地理, 2014, 29 (04) :111-118
[4]   北京入境旅游流地理分布与网络特征研究 [J].
王奕祺 ;
吴晋峰 ;
韩立宁 ;
任瑞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6) :202-208
[5]   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的耦合分析——以美加入境旅游流为例 [J].
冯娜 ;
李君轶 .
旅游学刊, 2014, 29 (04) :79-86
[6]   武汉城市圈旅游流集聚扩散特征及路径分析 [J].
邓祖涛 ;
周玉翠 ;
梁滨 .
经济地理, 2014, 34 (03) :170-175
[7]   武汉市旅游空间系统结构分析 [J].
李伟 ;
胡静 ;
周蕊蕊 ;
程绍文 ;
冯娟 .
人文地理, 2014, (01) :141-145
[8]   南京市游客路径轨迹空间特征研究——以地理标记照片为例 [J].
杨兴柱 ;
蒋锴 ;
陆林 .
经济地理, 2014, 34 (01) :181-187
[9]   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 [J].
汪德根 .
旅游学刊, 2014, 29 (01) :75-82
[10]   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空间结构与流动特征 [J].
唐澜 ;
吴晋峰 .
经济管理, 2013, 35 (10) :1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