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瓶颈分析及实现途径

被引:1
作者
张婷婷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经济; 订单农业; 企业+农户; 对策建议;
D O I
10.15979/j.cnki.cn62-1104/f.2006.04.029
中图分类号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由于订单合同中的未来农产品价格难以确定,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加之企业与农户缺乏法制道德观念,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等因素,导致“订单农业”中违约行为屡屡产生。然而一种新型的订单模式突破,有效的解决订单违约行为的产生,协调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约束双方的违约行为,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1
页数: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与农民利益的保护 [J].
侯军岐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2) :51-54+80
[2]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J].
崔彬 ;
夏显力 ;
张襄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43-46
[3]  
未来中国农业之路[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卫平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