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要角度重新审视价值体系概念

被引:9
作者
马拥军
陈志超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生理需要; 哲学手稿;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价值形式; 交换价值; 货币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客体属性; 有用性; 私有财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8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正>对"价值"的错误理解严重干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很多学者仅仅从"有用性"的角度理解"价值"。一些学者们则把"价值"概念界定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个别学者开始关注"需要"层次对"价值"体系的影响,但"价值"仍被限于主、客二元分立的视野。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上述看法体现的是一种有待扬弃的、物化的价值观。这与马克思在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价值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哲学上澄清"价值"概念,对于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辩证逻辑思想及其运用 [J].
刘珍英 .
哲学动态, 2011, (10)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