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52
作者
闫云凤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日韩; 增加值贸易; 全球价值链;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5.01.006
中图分类号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东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引擎和贸易重地,其核心国家中日韩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文章从增加值贸易角度测算和比较了中日韩3国的贸易趋势和结构特征,了解3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增加值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逐年上升,而日本逐渐下降,韩国趋势稳定。中国和韩国进口大量中间品加工后再出口,出口中属于本国的增加值较少,而日本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较多。中日韩3国的"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以及日韩两国的"运输设备制造业"都是重点出口行业,且增加值出口占比都远小于海关出口,说明这两个行业的中间品贸易占有很大比例,出口中包含了大量的国外增加值。因此,建立增加值贸易统计体系可以更好地刻画国际贸易的现实,中日韩3国应改变生产偏向的关税政策,不断降低最终产品关税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128 +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J].
王岚 .
统计研究, 2014, 31 (05) :17-23
[2]   东亚生产网络、产业内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基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间面板数据分析 [J].
钱志权 ;
杨来科 ;
林基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4) :110-117
[3]   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含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J].
于津平 ;
邓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 (02) :44-62
[4]   所见非所得:增加值贸易统计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特征 [J].
邓军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1) :35-40+88
[5]   中国与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邹宗森 ;
原磊 ;
薄晓东 .
亚太经济, 2014, (01) :53-58+69
[6]   中日韩三国贸易与分工的新趋势 [J].
杨攻研 ;
刘洪钟 .
亚太经济, 2013, (04) :51-57
[7]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8]   贸易总额与贸易差额的增加值统计研究 [J].
李昕 .
统计研究, 2012, 29 (10) :15-22
[9]   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 [J].
文东伟 ;
冼国明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467-494
[10]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J].
Koopman, Robert ;
Wang, Zhi ;
Wei, Shang-Ji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 (02) :45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