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

被引:10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姜志林
机构
[1] 福建林学院资源环境系!南平,福建林学院资源环境系!南平,南京林业大学!南京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密度变化; 环境因子; 数量化理论Ⅰ;
D O I
10.13836/j.jjau.2000049
中图分类号
S718.51 [森林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收集了 1 1 8块杉木人工林样地的林分生长和环境因子资料 ,用环境因子中 1 0个定性和 4个定量因子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具有较大影响的因子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预报模型。经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表明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 ,可应用于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预报。并对各环境因子的偏相关系数进行了t检验 ,结果表明海拔、坡位和林分平均胸径是影响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重要因子 (a =0 .0 1 ) ,而土壤紧实度和林分平均树高对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a =0 .0 5 ) ,坡向、造林地前茬、林分年龄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对林分密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 (a =0 .1 )。以影响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三个重要因子为控制变量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 ,为杉木人工林密度管理和密度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闽东柳杉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J].
林成来 ;
洪伟 ;
吴承祯 ;
魏招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407-409
[2]   桤柏混交林密度变化规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J].
吴承祯 ;
洪伟 ;
何东进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1) :147-153
[3]   杉木人工林胸径的Weibull分布及其最优拟合研究 [J].
吴承祯 ;
洪伟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88-92
[4]   一种描述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的经验模型 [J].
方精云 .
林业科学, 1995, (03) :247-253
[5]   落叶松落叶病的生态因子及其生态模型的研究 [J].
何平勋,王东升,高峻崇,曹丽君,赵连书,孙礼 .
生态学报, 1995, (02) :201-206
[6]   济南千佛山侧柏林生长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J].
刘来福,马军英,尤作亮 .
林业科学, 1994, (02) :181-187
[7]   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规律的研究 [J].
唐守正 .
林业科学, 1993, (03) :234-241
[8]   国外工业人工林培育的目标及技术途径 [J].
盛炜彤 .
世界林业研究, 1992, (04) :75-83
[9]   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叶水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J].
郭连生 ;
田有亮 .
生态学报, 1992, (01) :47-52
[10]   哀牢山木果石栎林种群调节与竞争的初步研究 [J].
赵学农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 (02) :18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