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45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容小川
周惠嫦
陈丽珊
林楚克
李桂恩
武士龙
机构
[1]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足下垂; 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采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对患侧腓总神经、胫前肌进行电刺激治疗,每天2次,其中第一次为训练模式,只进行患侧胫前肌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0min;第二次在同样NMFS的同时进行步行训练15—20min。每周5—6d,共2周。治疗前先使用神经肌肉定位仪找准敏感位置,然后将阴极至于敏感部位(腓总神经),阳极至于合适部位(胫前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行下肢步行功能的评定,分别测定不戴和佩戴刺激仪的StepTest评定、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上下8个台阶时间、生理耗能指数。结果: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下肢步行功能有明显改善,佩戴刺激仪步行时可即刻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步速、体位转移能力、上下楼梯能力及降低生理耗能(P<0.05—0.001)。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佩戴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步行时可即刻明显提高患者的步速、体位转移能力、上下楼梯能力及降低生理耗能,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仪器。
引用
收藏
页码:1136 / 1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功能重建——矫形器、功能性电刺激和外科手术 [J].
高峰 ;
杜良杰 ;
李建军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08) :724-726
[2]   积极推广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中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J].
燕铁斌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10) :865-866
[3]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 [J].
励建安 ;
孟殿怀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07) :500-503
[4]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刘忠良 ;
宋琳 ;
关爽 ;
王秀玲 ;
郑伟 .
中国康复, 2005, (01) :52-52
[5]  
实用神经病学.[M].史玉泉;周孝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  
中国康复医学.[M].卓大宏主编;.华夏出版社.2003,
[7]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may modify the poor prognosis of stroke survivors with severe motor loss of the upper extremity - A preliminary study [J].
Alon, Gad ;
Levitt, Alan F. ;
McCarthy, Patricia A. .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08, 87 (08) :627-636
[8]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mproves motor recovery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nd walking ability of subjects with first acute stroke -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Yan, TB ;
Hui-Chan, CWY ;
Li, LSW .
STROKE, 2005, 36 (01) :80-85
[9]   Chronic motor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 Recovering wrist and finger extension by electromyography-triggered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J].
Cauraugh, J ;
Light, K ;
Kim, S ;
Thigpen, M ;
Behrman, A .
STROKE, 2000, 31 (06) :1360-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