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法制框架

被引:66
作者
王江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减污降碳;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应对法; 生态文明; 立法目的;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210906.006
中图分类号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建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法制框架是推动其由政策引领、技术推进向法制保障转变的当务之急。宪法序言和总纲中的相关规定是建构碳达峰碳中和法制框架的统领,环境保护法体系、能源法体系和相关法律是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法制框架的支架,其共同塑就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法制框架的雏形。缺失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专门立法、缺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性规则以及相关立法的立法目的缺乏协调,集中映射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法制框架的关键缺失。完善举措包括: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补救国家专门立法的缺失;将扩大温室气体对象范围。补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础性规则的缺损;将碳达峰碳中和体系性地融贯于环境保护法体系和能源法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J].
宋世明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21, (03) :19-31
[2]   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探究 [J].
常纪文 ;
田丹宇 .
中国环境管理, 2021, 13 (02) :16-19
[3]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J].
王灿 ;
丛建辉 ;
王克 ;
祁悦 ;
蔡闻佳 ;
李玉龙 ;
傅莎 ;
王文涛 ;
魏媛媛 ;
郑馨竺 ;
蒋佳妮 ;
陈敏鹏 ;
刘文玲 ;
张永香 ;
田之滨 ;
陈济 ;
李锐 ;
左海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 (03) :1-12
[4]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J].
吕忠梅 .
中国法学, 2021, (01) :48-64
[5]   《巴黎协定》后我国温室气体控制规制模式的转变及法律对策 [J].
杜群 ;
张琪静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1) :19-29
[6]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J].
张文显 .
东方法学, 2021, (01) :5-24
[8]   美丽中国:中国版环境国家的宪法规范体系 [J].
闫海 .
社会科学研究, 2020, (02) :84-91
[9]   论新时代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转型 [J].
钭晓东 .
中国法学, 2020, (01) :202-220
[10]   环境法典编纂:实践需求与理论供给 [J].
吕忠梅 .
甘肃社会科学, 2020,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