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青海贵德地区地形起伏度的研究

被引:27
作者
王岩
刘少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DEM; 青海贵德地区; 地形起伏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2 [构造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贵德地区1∶5万地形图等高线数据内插生成的DEM数据,在ArcMap软件空间分析支持下和Spss软件拟合曲线统计下,得到该地区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最佳窗口为400m×400m。基于400m×400m的分析窗口,提取贵德地区的地形起伏度,完成地形起伏度的专题图,统计分析高程与起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117 / 2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典型地区晚新生代地貌过程研究.[D].张会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08
[2]  
1:25万比例尺DEM建立及地形信息特征研究.[D].赵帮元.西北大学.2002, 02
[3]   The relief of the Swiss Alps and adjacent areas and its relation to lithology and structure:: topographic analysis from a 250-m DEM [J].
Kühni, A ;
Pfiffner, OA .
GEOMORPHOLOGY, 2001, 41 (04) :285-307
[4]   DEM数据在青藏高原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J].
高明星 ;
刘少峰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1) :59-63+106
[5]  
循化-贵德地区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其对高原增生的指示.[J].刘少峰;张国伟;P.L.Heller;.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1
[6]   基于1∶25万DEM昆明地区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J].
王雷 ;
朱杰勇 ;
周燕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7, (01) :6-9+14
[7]   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的地貌量化分析——兼对高原“夷平面”的讨论 [J].
刘静 ;
丁林 ;
曾令森 ;
Paul TAPPONNIER ;
Yves GAUDEMER .
地学前缘, 2006, (05) :285-299
[8]   基于DEM的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北山区地势起伏度研究 [J].
唐飞 ;
陈曦 ;
程维明 ;
周可法 .
干旱区地理, 2006, (03) :388-392
[9]   基于等高线生成DEM的内插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J].
杨晓云 ;
唐咸远 ;
梁鑫 .
测绘工程, 2006, (02) :37-39
[10]   基于SRTM-DEM区域地形起伏的获取及应用 [J].
张会平 ;
刘少峰 ;
孙亚平 ;
陈永生 .
国土资源遥感, 2006, (01) :31-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