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

被引:9
作者
薛小建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82宪法; 历史地位; 社会转型; 历史使命;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2.04.006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世界各国宪法无不是为应对其面临的"麻烦问题"而制定与变迁,美国宪法最为典型,中国宪法亦是如此。回顾中国制宪与宪政历程,其面临着的多重问题。82宪法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背景也需要从历史逻辑中进行探寻,即82宪法承担着稳定国家秩序与推进社会转型改革的重任。从82宪法的历史和文本中,可以看到宪法作为人民的基本共识,潜藏新中国宪法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逻辑,契合了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的现实,总结了历部宪法的历史经验,融入了先进的宪政理念。由此展望82宪法之未来,其拥有足够容量,能够完成为中国社会进一步转型提供法律动力之历史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胡乔木对一九八二年宪法修改的贡献 [J].
程中原 .
中共党史研究, 2011, (08) :40-46
[2]   关于1982年宪法的起草过程(一)——王汉斌访谈录 [J].
本刊特约记者 .
百年潮, 2011, (02) :4-11
[3]   回忆八二宪法的制定工作 [J].
顾昂然 .
秘书工作, 2009, (12) :43-45
[4]   法治原则在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嬗变 [J].
刘春萍 .
北方法学, 2009, 3 (03) :30-36
[5]   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 [J].
杨雪冬 .
社会科学, 2007, (09) :25-37
[6]   重论民主或为民主辩护 对当前反民主理论的回答 [J].
蔡定剑 .
中外法学, 2007, (03) :257-279
[7]   1982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历史经验 [J].
刘荣刚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 (01) :41-49+126
[8]   彭真与1982年宪法的制定 [J].
刘荣刚 .
人大研究, 2004, (09) :34-41
[9]   论宪法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十周年 [J].
项淳一 .
中国法学, 1992, (06) :9-14
[10]  
宪政宽容论.[M].门中敬; 著.商务印书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