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作为法律主体的伦理与技术——基于历史进路的考察

被引:8
作者
孙聪聪
机构
[1]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 法律主体; 权利能力;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2015.03.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罗马法通过"人格"技术将法律主体资格赋予不同身份的人,反映了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法律地位;《法国民法典》以理性和自然权利为基础,将法律主体资格直接赋予所有的(法国)人;《德国民法典》以康德的伦理人格主义为基础,以伦理上的人所具有的尊严和价值为依据,规定所有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享有权利能力,并赋予法人以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资格。以权利能力表彰的人格制度并不意味着主体资格由国家立法赋予,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来自于自然人格先验的伦理基础,不能被随意处分。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人格、人格权与中国民法典.[M].曹险峰; 著.科学出版社.2009,
[2]  
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M].周清林; 著.法律出版社.2009,
[3]  
德国民法典.[M].陈卫佐译注;.法律出版社.2006,
[4]  
人格权法研究.[M].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法国民法典.[M].罗结珍译;.法律出版社.2005,
[6]  
法国民法总论.[M].(法)雅克·盖斯旦(JacquesGhestin);(法)吉勒·古博(GillesGoubeaux)著;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7]  
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俞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民法总论.[M].龙卫球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9]  
江平文集.[M].江平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0]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奥)凯尔森(HansKelsen)著;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