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

被引:50
作者
谭一洺
杨永春
冷炳荣
李甜甜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育部西部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级生产者服务业(APS); 成渝地区; 城市网络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建立了成渝地区17个最小分析单元(FUR,Functional Urban Region)×149家公司的量化矩阵,进行了基于服务值、连通性和网络性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成渝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特征。其中,FUR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走廊地区和绝大部分地级市。结果表明:成都市和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在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中构成双一级核心;次核心绵阳市在显著连接数量上领先于除一级核心以外的其他城市或地区;其余城市或地区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虽略有差别,但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成渝地区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城市网络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成渝地区经济基础相对发达的城市并未连接成片,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地域的经济联系比较落后。
引用
收藏
页码:724 / 7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 [J].
唐子来 ;
赵渺希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29-34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经验及对辽宁的启示 [J].
吕怀涛 .
当代经济, 2009, (23) :96-101
[3]   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基于航空流视角 [J].
于涛方 ;
顾朝林 ;
李志刚 .
地理研究, 2008, (06) :1407-1418
[4]  
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城镇格局分析——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视角[J]. 张晓明,汪淳.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5]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6]   近50年来山东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基于城市中心性的分析 [J].
王茂军 ;
张学霞 ;
齐元静 .
地理研究, 2005, (03) :432-442
[7]   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J].
杨国安 ;
甘国辉 .
地球信息科学, 2004, (03) :12-18
[8]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网络化发展内涵研究 [J].
胡彬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0) :35-42
[9]   成渝城镇密集区建设与西部大开发 [J].
张俊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4) :17-20+3
[10]  
成渝城市群研究[D]. 钟海燕.四川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