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是否达到弱式有效

被引:9
作者
邱宜干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股市有效性; 弱式有效; 非有效时期; 过渡阶段; 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
D O I
10.13658/j.cnki.sar.2001.01.009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由引言、资料来源、我国股市有效性实证研究成果的分析、我国股市近十年来的实际发展状况、结论等五部分组成。选择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采用的检验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对样本数据本身的质量关注不够、通过检验股价变动的随机性来检验股市的弱式有效性的做法值得商榷等是影响股市有效性实证分析结果的四个重要因素。我国股市现仍属不成熟阶段 ,股市的不规范性影响到了股市的不成熟性 ,具体表现为 :股价波动的频率高、波幅大 ,股市的换手率、市盈率以及整体性风险水平 ,尤其是系统风险水平均比较高 ,我国股市仍属于“政策市”和“消息市”。最后 ,得出两大结论 :一是我国股市现仍处在非有效时期 ,从1999年7月起全面向有效性过渡 ,达到弱式有效 ,还尚待时日 ;二是我国股市有效性的研判 ,只有坚持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7+49 +49-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技术交易系统与我国股市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J].
魏玉根 .
经济科学, 2000, (02) :56-63
[2]   我国股票市场高风险性的表现、原因及风险防范 [J].
刘立峰 .
投资研究, 2000, (02) :18-22
[3]   深圳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 [J].
张兆国 ;
桂志斌 ;
黄玮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6) :76-80
[4]   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性分析 [J].
郭显光 ;
易晓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08) :12-15
[5]   浅谈我国股市的几个问题 [J].
戴中 .
管理世界, 1999, (04) :197-198+202
[6]   银行与股票市场:差异和联系 [J].
刘挺军 ;
李益民 .
管理世界, 1999, (04) :49-54
[7]   影响中国股市价格波动若干因素的实证分析 [J].
胡继之 ;
于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3) :68-87
[8]   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 [J].
龙小波 ;
吴敏文 .
金融研究, 1999, (03) :54-59
[9]   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J].
陈旭 ;
刘勇 .
投资研究, 1999, (03) :33-37
[10]   中国股票市场:监控功能的缺陷与变革 [J].
张亦春 ;
周颖刚 .
管理世界, 1999, (01) :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