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村级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关联格局分析

被引:28
作者
李贺颖 [1 ,2 ,3 ]
王艳慧 [1 ,2 ,3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离散度综合指数; 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 农村居民纯收入; 空间相关性; 贫困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301 [土地经济学];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在城市群离散度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村级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模型,采用GIS网络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288个行政村进行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并与反映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关联分析,在全县、不同地貌与不同经济圈层条件下,分别分析离散度综合指数(DCI)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格局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居民点的离散度从城关镇到外围呈聚集—离散分布,具体表现为城关镇及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即经济中心)的DCI较小,外围等非经济中心部分及山区DCI较大;DCI不仅随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大而减小,还受其周围值的影响;山地条件下DCI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负相关关系较丘陵及平原地区明显;经济圈的辐射作用对DCI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系统整治规划农村居民点,并可通过增设经济中心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降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离散度,进而改善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巩固扶贫开发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617 / 16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空间离散度的川渝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J]. 冯维波,谢江沛,王伟伟,张锋.现代城市. 2012 (01)
[2]   基于GIS技术的武夷山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J].
倪斌 .
现代测绘, 2012, 35 (01) :17-20
[3]   秦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景观格局分析 [J].
从忆波 ;
刘伟圣 .
地理空间信息, 2011, 9 (05) :90-93+166
[4]   三峡典型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J].
朱亮 ;
吴炳方 ;
张磊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1, (03) :325-331
[5]   基于GIS的石角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胡燕 ;
胡玉福 ;
邓良基 ;
魏晋 ;
王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6) :315-320
[6]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 [J].
王小林 ;
Sabina Alkire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2) :4-10+23
[7]   基于Moran'I的闽南三角洲空间发展研究 [J].
朱子明 ;
祁新华 .
经济地理, 2009, (12) :1977-1980
[8]   RS与GIS支持下的桓仁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于淼 ;
边振兴 ;
李建东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4 (04) :106-114
[9]   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J].
闫庆武 ;
卞正富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3) :57-61
[10]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J].
张晓旭 ;
冯宗宪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39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