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体考略——以近代以来法律人像为中心

被引:12
作者
胡长兵
机构
[1] 浙江大学法学院
[2]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律所
关键词
法律主体; 主体问题; 法律人像;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5.05.004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主体问题在法学论域中是亟待深究的理论要点之一。对这一范畴在法律中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情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类型、特征和变迁。法律主体的特征包括人之惟一性、普遍性、时间性、社会性、主体性和法上权义性。在近代以来的法律人像变迁中,主体历经了从个体的经济人向高度协作的社会人的演化。当下的现代性晚期,则见证了动物地位的回归和后现代主体的出场。后现代法律主体的在场,给当代法律思想的历史航行涂抹上了一道崭新的智识亮色,尽管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争论激烈。尤其考虑到后现代思潮的两重性:激进的一面以及潜含的保守,在后者,对不确定性、相对主义的极端强调往往利于现状的维护。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法律与生态文明 [J].
阿兰加尔 ;
杨富斌 ;
陈伟功 .
法学杂志, 2011, 32 (02) :133-142+144
[2]   后现代主义批判 [J].
艾恺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55-63
[3]  
法律主体[J]. 约翰·齐普曼·格雷,龙卫球.清华法学. 2002(00)
[4]   民法上的人 [J].
汉斯·哈腾鲍尔 ;
孙宪忠 .
环球法律评论, 2001, (04) :389-400
[5]   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观点 [J].
T.雷根 ;
杨通进 .
哲学译丛, 1999, (04) :23-31
[6]   后现代的主体性概念 [J].
王海平 .
国外社会科学, 1994, (01) :11-16
[7]  
公法的变迁[M]. 商务印书馆 , (法) 狄骥, 2012
[8]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 商务印书馆 , (美) 庞德 (Pound, 2010
[9]  
女性主义哲学指南[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弗里克 (Fricker, 2010
[10]  
法律与国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法) 狄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