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

被引:27
作者
蒲华林 [1 ]
张捷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国际学院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顺差; 产品内分工;
D O I
10.13516/j.cnki.wes.2007.02.005
中图分类号
F742 [国际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持续的中美贸易顺差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和东亚诸国的产业升级以及对华产业转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的转移所导致的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产品内贸易与中美贸易顺差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是产生中美之间结构性贸易顺差的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8+88 +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从内部经济失衡和产业转移看中美贸易失衡 [J].
赵放 ;
冯晓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3) :17-23
[2]   东亚地区产业转移与中美贸易逆差实证分析 [J].
李文璟 .
时代金融, 2006, (05) :4-6
[3]   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 [J].
亢梅玲 .
世界经济研究, 2006, (04) :4-10
[4]   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J].
沈国兵 .
经济研究, 2005, (06) :82-93
[5]   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 [J].
沈国兵 .
南开经济研究, 2004, (06) :65-71
[6]   解析入世后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附视频 [J].
蒲华林 .
对外经贸实务, 2004, (07) :7-9
[7]   中美贸易不平衡中的东亚因素 [J].
尹翔硕 ;
王领 .
亚太经济, 2004, (01) :33-37
[8]   储蓄不足——美国经常帐户赤字的根源 [J].
宿景祥 .
国际贸易, 2003, (09) :21-24
[9]   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 [J].
刘志彪 ;
刘晓昶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10) :5-10
[10]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J] . Dieter Ernst,Linsu Kim.Research Policy . 200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