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行动特点及发展方向——以贵州省某民间组织为例

被引:13
作者
黄承伟 [1 ,2 ]
刘欣 [2 ]
机构
[1]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本土民间组织; 社会扶贫; 行动特点; 双重路径;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5.01.022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民间组织是我国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本土民间组织参与的扶贫开发在扶贫介入、选择、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官方影响与民间自觉双重路径融合的行动模式,区别于传统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扶贫或独立扶贫。同时这一行动模式也使民间组织在扶贫资金来源、扶贫模式及合作关系上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影响其在社会扶贫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规避组织的行政异化以及作为社会扶贫中介者、调和者、创新者和引导者角色的生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慈善组织参与扶贫领域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与对策 [J].
汪大海 ;
刘金发 .
中国民政, 2012, (12) :25-29
[2]   浅析善治理念下政府反贫困的有效途径 [J].
陈郡梅 .
中外企业家, 2011, (16) :233-234
[3]   激情、理想和现实——一个民间组织与农村社区在灾后重建中的关系及其意义 [J].
陆汉文 ;
岳要鹏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3 (03) :28-32
[4]   基于SWOT分析法的中国非政府组织扶贫模式探讨 [J].
张勇 .
桂海论丛, 2011, 27 (03) :74-78
[5]   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J].
匡远配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06) :82-88
[6]   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 [J].
匡远配 ;
汪三贵 .
岭南学刊, 2010, (03) :89-94
[7]   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与中国扶贫开发事业 [J].
黄浩明 .
学会, 2008, (04) :3-6+44
[8]   扶贫攻坚、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 [J].
万俊毅 ;
赖作卿 ;
欧晓明 .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01) :35-39
[9]   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J].
曲天军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9) :27-30
[10]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 [J].
郑功成 .
中国软科学, 2002, (07)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