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与公司融资约束——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师倩
姚秋歌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沪港通; 融资约束; 双重差分; 公司治理;
D O I
10.14115/j.cnki.10-1242/f.2018.02.006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4 [信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7~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港通机制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开通有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通过分析其与分析师跟踪、审计质量以及交叉上市等外部治理机制的关系,发现沪港通机制可作为治理机制的有益补充,降低信息不对称及相应代理问题,从而缓解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丰富了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并从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这一角度,揭示了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所发挥的公司治理效用,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公司环保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 [J].
吴红军 ;
刘啟仁 ;
吴世农 .
世界经济, 2017, 40 (05) :124-147
[2]   产业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效率 [J].
张新民 ;
张婷婷 ;
陈德球 .
会计研究, 2017, (04) :12-18+95
[3]   沪港通背景下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及形成机理 [J].
徐晓光 ;
廖文欣 ;
郑尊信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3) :112-127
[4]   政策效力与市场反应——沪港通事件效应分析 [J].
罗春蓉 ;
彭维瀚 ;
徐冬阳 ;
戴丹苗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 (02) :1-9
[5]   证券分析师关注与上市公司成本黏性 [J].
宋常 ;
杨华领 ;
李沁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 (12) :93-107
[6]   机构投资者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吗?——基于现金价值的视角 [J].
甄红线 ;
王谨乐 .
会计研究, 2016, (12) :51-57+96
[7]   沪港通能否促进A股与香港股票市场一体化 [J].
闫红蕾 ;
赵胜民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 (11) :1-10
[8]   信息发布者的财务经历与企业融资约束 [J].
姜付秀 ;
石贝贝 ;
马云飙 .
经济研究, 2016, 51 (06) :83-97
[9]   金融市场的“劣汰”机制——基于卖空机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J].
顾琪 ;
陆蓉 .
财贸经济, 2016, (05) :60-75
[10]   “沪港通”公告效应比较研究 [J].
严佳佳 ;
郭玮 ;
黄文彬 .
经济学动态, 2015, (12) :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