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贴息制度改革与“贫困瞄准”: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

被引:34
作者
吴本健
马九杰
丁冬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反贫困; 贴息贷款; 贫困瞄准; 农村金融;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08.011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扶贫贴息贷款是对农村信贷市场的一种人为干预,可能导致信贷市场扭曲。自扶贫贴息贷款制度实施以来,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其他部门对这项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扶贫贴息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以及不同贴息方式对贷款质量、贫困瞄准等的影响,然后利用武陵山区某贫困县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的动态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模式由利率管制转向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拥有更大的决策自主权、采取贷款偿还后向借款农户直接贴息的方式之后,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增加,金融机构寻租问题得到初步缓解,贷款质量有所提升,但是贫困农户和农业产业受到排斥、贫困瞄准目标偏离等问题依然存在。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在深化贴息贷款市场化和分权化改革的同时,应切实提高贫困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利率浮动政策、差别定价策略与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 [J].
马九杰 ;
吴本健 .
金融研究, 2012, (04) :155-168
[2]   关于扶贫贴息贷款运行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J].
郭昭阳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20) :69-72
[3]   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讨论 [J].
吴国宝 .
中国农村观察, 1997, (04) :9-15
[4]   对中国扶贫战略的简评 [J].
吴国宝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8) :29-33
[5]   解决贫困农户贷款短缺和还贷率低的尝试——GB模式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J].
杜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2) :71-75
[6]   对扶贫贷款投资方向和运用的看法 [J].
杜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1995, (03) :54-56
[7]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信贷约束问题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马九杰著, 2004
[8]   EFFECTS OF SUBSIDIZED CREDIT ON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FARM HOUSEHOLD INCOMES [J].
BOURNE, C .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1983, 32 (01) :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