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财政基本理论研究——土地财政的起源、本质、风险与未来

被引:84
作者
唐在富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公共财政; 房地产税; 土地管理;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2.02.034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土地财政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呈倒"U"形特征,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土地制度安排、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和对土地出让收入成本补偿不充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的主要风险在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潜在风险的关键是要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加强政府土地出让和抵押融资管理,有效调节土地收益分配,降低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下降可能带来的冲击。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土地财政 [J].
程瑶 .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01) :31-34
[2]   财政幻觉下的中国土地财政——一个法经济学视角 [J].
陈国富 ;
卿志琼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1) :69-78
[3]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杜雪君 ;
黄忠华 ;
吴次芳 .
财贸经济, 2009, (01) :60-64
[4]   “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J].
邵绘春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3) :4006-4008
[5]   分税制、土地财政与土地新政 [J].
高聚辉 ;
伍春来 .
中国发展观察, 2006, (11) :25-27
[6]   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 [J].
周业安 .
管理世界, 2000, (05) :122-132
[7]  
中国土地制度创新与土地财税体制重构[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唐在富,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