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哲学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生

被引:4
作者
董青岭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国家信息中心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视角; 二元对立; 二元互补; 牛顿世界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不同形态的国际关系理论群通常滋生于不同的哲学土壤。长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创生主要是建立在"二元分立"哲学和牛顿世界观的基础之上。与之相对照,作为古老东方哲学的重要思维特征,"二元互补"理念和"过程演化"思维却一直没有受到国际关系学者应有的重视,以致在此基础上也没有产生相应的国际关系理论群。有鉴于此,文章认为,古老的中式互补思维有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需要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内重新被审视;如果"二元分立"哲学和牛顿世界观可滋生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群,那么,在"二元互补"哲学与"过程演化"世界观的指导下,中国本土哲学同样可产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构建,乃至对中国的对外政策产生深刻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2+6 +6-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2]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165-176+209
[4]  
关系与过程[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秦亚青, 2012
[5]  
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清时,姜岩著, 2004
[6]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
[7]  
毛泽东外交文选[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1994
[8]  
死刑的文化史[M]. 三联书店 , (德)赖德尔著, 1992
[9]  
From Wendt to Kuhn: Reviving the ’Third Debat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J] . Aalberts, Tanja E,Van Munster, Rens. &nbspInternational Politics . 2008 (6)
[10]  
"Structure, Agency and Inter-subjectivity: Re-capturing the EMU Policy Process in a Constructivist Realist Framework,". Andreas Gofas. the 2nd workshop of the European Political-economy Infrastructure Consortium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