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活动的精神生产特性再认识——基于马克思“全面生产”的理论视野

被引:4
作者
李金正 [1 ]
陈晓阳 [2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 重庆大学出版社
[3]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编辑活动; 全面生产; 艺术生产;
D O 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14.10.007
中图分类号
G232 [编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全面深入地理解编辑活动的科学内涵,须认清其精神生产本质,但编辑活动在马克思"全面生产"知识谱系中的确切定位却是一个理论难题。文章通过对精神生产主要类型和层次的逐层厘清指出,编辑活动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广义的艺术生产活动。这种理解在不失精神生产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合理地兼容了编辑活动的科学理性特点,不仅显示了学理上的必然,也体现了结合当代社会语境的必需,达到了理论和事实的统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建构编辑主体性的理论尝试 [J].
李金正 .
中国编辑, 2014, (01) :34-39
[2]   编辑在图书物化生产中的审美创造 [J].
杨秦予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2 (06) :177-179
[3]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整体性视域下的精神生产理论 [J].
胡海波 ;
郭凤志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6) :45-49
[4]   编辑在书稿审读加工中的审美创造 [J].
杨秦予 .
科技与出版, 2009, (08) :30-32
[5]   试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时代意义 [J].
邓彦 .
江西社会科学, 2008, (04) :53-56
[6]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述评 [J].
孙民 .
兰州学刊, 2007, (04) :136-138
[7]   论编辑活动在精神生产中的作用 [J].
乔学杰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4) :58-60
[8]  
论语今读[M]. 三联书店 , 李泽厚著, 2004
[9]  
消费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法]让·波德里亚, 2001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