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被引:70
作者
刘爱玉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摘要
本文认为,目前官方的关于2009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7.6%的结论,只是一种表象,原因在于官方城镇人口统计中的农民工群体,其目前的生存状态无法与作为城市化主体的市民相称。农民工市民权的缺失表现为非正规工作、社会保障的有限性与不平等性、政治参与和利益代表不足、家庭分离的居住形式、平等教育权的缺失。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和结构性压力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在于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为此,需要:(1)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农民工的市民化予以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定位、路径安排等要有整体性的规划与布局,要将农民工看作是公民而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2)国家全面、系统地改革现行的社会政策体系,而不仅仅是考虑改革户籍制度甚至取消户籍制度本身;(3)让农民工获得足够的收入并拥有支付城市生活费用的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和市场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农民工的城市化及其政策建议 [J].
盛来运 .
中国统计, 2010, (05) :9-12
[2]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3]   农民工是中国城市的二等工人吗?——一种相关的数学解析模型 [J].
西尔维·德姆希尔 ;
马克·格甘特 ;
李贵苍 .
国外理论动态, 2009, (08) :60-65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卢俊秀 .
社会, 2008, (01) :202-211
[5]   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 [J].
刘林平 ;
张春泥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137+244
[6]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07-122+244
[7]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 郑杭生.甘肃社会科学. 2005(04)
[8]   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J].
张利军 ;
郭敏 .
国外理论动态, 2005, (04) :23-25
[9]   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 [J].
徐增阳 ;
黄辉祥 .
战略与管理, 2002, (06) :110-116
[10]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年的变迁 [J].
周大鸣 ;
高崇 .
社会学研究, 2001, (04) :9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