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视角下中国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动力分析

被引:17
作者
范丹 [1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东北分中心
关键词
共同前沿; 技术异质性;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MML生产率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1 [工业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3305 ;
摘要
从工业行业存在技术异质特征出发,在全局DEA分析框架下,应用共同前沿理论的MML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1~2012年我国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及分解构成,并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对其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36个工业行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3%,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清洁型生产行业、中污染生产行业、污染密集型行业依次递减的发展格局,群组间技术差异整体上呈现缩减趋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是推动前沿面扩张的主力行业;增长动力分析显示,工业行业存在投入要素利用的规模经济,工业行业"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与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本深化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影响微弱,FDI抑制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行业集中度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群组的技术异质性导致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177 / 31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区域环境绩效动态差异及影响因素——考虑可变规模报酬和技术异质性的研究 [J].
国涓 ;
刘丰 ;
王维国 .
资源科学, 2013, 35 (12) :2444-2456
[2]   中国区域环境绩效及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J].
范丹 ;
王维国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5) :952-959
[3]   异质性生产技术下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研究 [J].
汪克亮 ;
杨力 ;
程云鹤 .
财经研究, 2013, 39 (04) :57-67
[4]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喜平 ;
姜晔 .
软科学, 2012, 26 (02) :73-78
[5]   中国工业增长模式转型绩效研究——基于1998~2009年省际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考察 [J].
庞瑞芝 ;
李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9) :34-46+130
[6]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21-34+58
[7]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8]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 [J].
涂正革 ;
肖耿 .
世界经济, 2009, 32 (11) :41-54
[9]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曲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4-14
[10]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