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67
作者
黄安 [1 ,2 ]
许月卿 [1 ,2 ]
郝晋珉 [1 ,2 ]
孙丕苓 [1 ,2 ]
刘超 [1 ,2 ]
郑伟然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功能性; 评价研究; 进展;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究,并拓展评价研究成果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超 ;
许月卿 ;
孙丕苓 ;
刘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9) :1087-1099
[2]   基于遥感影像的县域土地功能分类及功能转换分析 [J].
陈影 ;
许皞 ;
陈亚恒 ;
门明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3) :263-272
[3]   京津冀地区县域耕地景观多功能性评价 [J].
彭建 ;
刘志聪 ;
刘焱序 ;
陈昕 ;
赵会娟 .
生态学报, 2016, 36 (08) :2274-2285
[4]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 [J].
杜国明 ;
孙晓兵 ;
王介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2) :232-244
[5]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 [J].
李广东 ;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6, 71 (01) :49-65
[6]   广州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枫 ;
董玉祥 .
资源科学, 2015, 37 (11) :2179-2192
[7]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动态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以广州市为例 [J].
王枫 ;
董玉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10) :1698-1713
[8]   国土多功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全国分区评价 [J].
张丽君 ;
符蓉 ;
张敬波 .
国土资源情报, 2015, (09) :3-6+23
[9]   土地功能与土地利用表征土地系统和景观格局的差异研究——以陕西省蓝田县为例 [J].
梁小英 ;
顾铮鸣 ;
雷敏 ;
王晓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7) :1127-1135
[10]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J].
杨雪 ;
谈明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73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