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逻辑与步骤

被引:14
作者
夏柱智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地市场; 土地承包; 土地细碎化; 土地流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地规模经营需克服土地细碎化,这以农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前提。自发土地流转难以克服土地细碎化,"行政干预市场"又损害了弱势农民自主交易权利,这启示制度创新需在满足保障农户自主交易前提下供给低成本整合细碎化土地产权的机制。皖中宣州县经验表明可行的制度创新步骤是:首先建立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新制度,重构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农地流转组织和规范体系,形成"农户主体、村社中介"的农地流转新模式。我国完全可以利用集体所有制优势,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克服东亚小农国家共同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农地细碎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
孙雁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5) :6921-6925
[2]   农地流转“租金分层”现象及其根源 [J].
江淑斌 ;
苏群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4) :42-48+110
[3]   台湾农地重划制度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J].
刘宪法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1) :82-91
[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须并行不悖 [J].
陈锡文 .
农村工作通讯, 2011, (14) :1-1
[5]   大规模农地流转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基于皖南林村的考察 [J].
王德福 ;
桂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2) :13-22
[6]   土地细碎化与农用地流转市场 [J].
王兴稳 ;
钟甫宁 .
中国农村观察, 2008, (04) :29-34+80
[7]  
对我国农地承包权物权化的反思[J]. 陈柏峰.清华法律评论. 2006(00)
[8]   农地市场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 [J].
田传浩 ;
陈宏辉 ;
贾生华 .
经济学(季刊), 2005, (02) :769-784
[9]   乡村水利与农地制度创新——以荆门市“划片承包”调查为例 [J].
贺雪峰 ;
罗兴佐 ;
陈涛 ;
王习明 .
管理世界, 2003, (09) :76-88
[10]   制度、利益与谈判能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 [J].
管清友 ;
王亚峰 .
上海经济研究, 2003, (0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