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动态CT增强特征
被引:17
作者
:
吴沛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
吴沛宏
李贻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
李贻卓
黄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
黄金华
郑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
郑列
卢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
卢丽霞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
不详
机构
:
[1]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
来源
:
中华肿瘤杂志
|
1999年
/ 02期
关键词
: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鼻咽肿瘤/放射摄影术,肿瘤复发.局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螺旋CT动态增强特征。方法放疗后纤维变组(RF组)50例,复发组(RNPC组)46例。先平扫,然后选择兴趣区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采用ELSCINTCT FLASH双螺旋CT扫描机,自动压力注射器注药。分别测量两组平扫与增强后不同时刻的CT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描绘密度时间曲线。结果RF组于增强后210秒时达峰值,其动态增强曲线特征呈缓升—缓降型。RNPC组于增强后150秒时达峰值,其动态增强曲线特征呈速升—缓升—缓降型。注射造影剂后40~300秒期间,RF组与RNPC组间各对应时刻点CT值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RNPC组明显高于RF组。结论RF与RNPC的螺旋CT动态增强曲线特征及病变区CT值的明显差异,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