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区发展营养体农业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被引:51
作者
任继周
侯扶江
机构
[1]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籽实农业,营养体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F323.212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的西南岩溶山区和海拔过高,热量不足,年均温度低于或等于0℃左右的青藏高原及若干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这些地方种植谷类作物,不仅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更因日照、温度不足和节律相悖,籽实作物灾害频繁,难以优质、稳产、高产。我国贫困地区集中于山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应为单一籽实农业的错位,是在不宜于生产籽实作物的地区勉强推行谷物农业系统的结果。营养体农业生产在这些地区却是适得其所。其水热资源不但可以满足营养体植物生产的要求,而且以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众多的生活类型,较易达到优质、稳定而高产的目的。营养体农作物的主要特色是生长期内对于水热时间性要求较不严格,能在全部生长季节内较充分地利用水热资源,生产较多的有机物质(农产品)。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应用效益初探(案例研究) [J].
杨中艺 ;
辛国荣 ;
岳朝阳 ;
陈三有 ;
梁正芝 ;
陆正怀 ;
张育英 ;
罗汝根 ;
蓝文标 .
草业科学, 1997, (06) :36-40
[2]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的环境地质问题 [J].
袁道先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7, (05) :41-43
[3]   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饲用物种的时空搭配 [J].
杨中艺 .
草业科学, 1991, (05) :14-18
[4]  
草业[M]. 宁夏人民出版社 , 李毓堂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