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33
作者
苏丽敏
袁星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态毒性; 生物测试; QSAR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5 [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易于生物富集、对人和生物具有毒性的有机污染物质。POPs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它们对人和生物具有免疫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发育影响、致癌性以及其它一些毒性效应。因此应加强 POPs生态毒性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4+73 +73-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二恶英的毒性研究进展 [J].
徐瑛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1, (06) :412-413
[2]   多氯联苯对鸡胚卵巢发育和配子分化的影响 [J].
方昌阁 ;
张才乔 ;
夏国良 ;
乔惠理 ;
陈耀星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1-5
[3]   二噁英及其对人体的毒性和预防 [J].
刘泰民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0, (02) :121-122
[4]  
The evolution of mass balance model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fate in the environment[J] . F Wania,D Mackay.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1999 (1)
[5]  
2,3,7,8- tetrachlorodibenzo- p- dioxin:apotent and com-plete carcinogen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2 HeffI. Chemospher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