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绩效与空间异质性

被引:10
作者
颜廷武 [1 ,2 ]
李鹏 [3 ]
张俊飚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3]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循环农业产业链; 主体协同发展; 专业协会组织; 空间异质性; DEA-HR模型;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7.018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构建DEA-HR模型,实证分析循环农业产业链中专业协会组织的运行绩效及其空间异质性,探讨专业协会组织与农户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发现:1在未考虑管理效率损失、环境变量及随机干扰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专业协会组织运行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88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44,规模效率均值为0.940,且空间差异不大,较好地支撑了循环农业产业的发展。2在循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协会组织与农户建立了有效的衔接与协同发展机制,整体上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45.6%的提升空间。农户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利用效率偏低是主要影响因素。3专业协会组织与农户的协同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仅湖北、福建两省处于"协调且较有效"状态,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4省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其余省份处于"协调且无效"或"不协调"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D].张梅.东北农业大学.2008, 03
[2]   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模式创新 [J].
汪来喜 .
中州学刊, 2013, (07) :36-41
[3]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探析 [J].
程广华 ;
王艳 .
宏观经济管理, 2013, (07) :42-43
[4]   “嵌入性”视角下合作社制度生存空间的塑造——以宁夏盐池农民种养殖合作社为例 [J].
李婵娟 ;
左停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6) :30-36+110
[5]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思考 [J].
薛桂霞 ;
孙炜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4) :76-80
[7]   快速发展战略选择下的合作社政府规制及其改进 [J].
崔宝玉 ;
刘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2) :49-55+111
[8]   农民合作组织: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现实路径 [J].
苏昕 ;
王可山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02) :76-79
[9]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模式分析 [J].
李伟 ;
饶锦兴 .
中国农村金融, 2012, (12) :27-29
[10]   组织化潜在利润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发展的影响 [J].
邓衡山 ;
徐志刚 ;
黄季焜 ;
宋一青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515-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