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

被引:78
作者
梁琪 [1 ,2 ]
李政 [1 ]
卜林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有效性; 系统性风险; 顺周期;
D O I
10.19523/j.jjkx.2015.02.001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本文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代表,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微观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两大工具在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性中的作用,评估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这两大工具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而且通过其逆周期调节,能够有效降低银行信贷扩张和杠杆率放大的顺周期性,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控是有效的。由于其传导机制的不同,准备金率的调控效率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可变的LTV上限对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效力则要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研究结果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科学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J].
王爱俭 ;
王璟怡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17-31
[2]   资本流动、信贷增长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基于门限向量自回归的实证分析 [J].
王志强 ;
李青川 .
财贸经济, 2014, (04) :38-47
[3]   宏观审慎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探讨:基于DSGE框架的分析 [J].
梁璐璐 ;
赵胜民 ;
田昕明 ;
罗金峰 .
财经研究, 2014, 40 (03) :94-103
[4]   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与搭配:基于中国的模拟分析 [J].
马勇 ;
陈雨露 .
金融研究, 2013, (08) :57-69
[5]   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J].
张健华 ;
贾彦东 .
金融研究, 2012, (01) :20-35
[6]   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 [J].
徐明东 ;
陈学彬 .
管理世界, 2011, (05) :24-38+187
[7]   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与货币控制:1984—2007 [J].
张晓慧 ;
纪志宏 ;
崔永 .
经济研究, 2008, (07) :65-77
[8]  
MACROPRUDENTIAL POLICY – A LITERATURE REVIEW[J] . Gabriele Galati,Richhild Moessner.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 2013 (5)
[9]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to mitigate financial system vulnerabilities[J] . Stijn Claessens,Swati R. Ghosh,Roxana Mihe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