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所得税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效应

被引:3
作者
雎国余 [1 ]
聂佃忠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负所得税;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劳动供给效应; 比较; 农村居民和农民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未来负所得税制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前三部分侧重于理论分析,分别从公式、图示、效应分解三个方面入手对负所得税与低保的劳动供给效应予以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与低保相比,负所得税补助领取者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第四部分(兼论部分)通过改变或放松传统研究的约束条件,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对于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来说,负所得税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他们的劳动供给,不存在"负激励"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163 +1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负所得税制度再就业激励功能研究 [J].
戴瑾 .
财政研究, 2011, (01) :58-61
[2]   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兼论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 [J].
郭继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5) :16-26+204
[3]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劳动供给研究[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弓秀云, 2010
[4]  
负所得税的国外借鉴及中国的低保重构[M]. 人民出版社 , 聂佃忠, 2009
[5]  
The Effects of a Negative Income Tax on School Performanc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J] .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 1979 (4)
[6]  
Recent British Experience with Negative Income Tax[J] .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 1973
[7]  
A Negative Income Tax Plan for Maintaining Work Incentives[J] .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 196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