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地区最近16万年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气候事件

被引:26
作者
覃嘉铭
袁道先
林玉石
张美良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广西桂林
关键词
石笋记录; 气候事件; 中国广西及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3 [岩溶的利用];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070903 ;
摘要
全球变化研究是当今地球科学最前沿的课题。要了解地球系统长期演变的动力过程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 ,就必须首先研究和重建最后 2次冰期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历史。本项研究选择中国南方广西、贵州地区几个大型石笋 ,在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碳氧稳定同位素、α谱U系法、TIMSU系 (2 3 0 Th/2 3 4U)法等方法提取高分辨率的气候记录。本区 16万年来石笋气候记录可以与海洋记录的16阶段进行对比。末次冰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通过石笋记录分别确定为 (130 1± 1 0 )kaB P 及(11 2± 0 1)kaB P ,其准确性大大高于目前其它记录。所揭示的Heinrich型气候波动事件 ,其时限分别为 :H114~ 15kaB P ,H2 2 1~ 2 3kaB P ,H32 5~ 2 7kaB P ,H44 1~ 42kaB P ,另外在 35~ 37kaB P 也存在振幅很大的冷事件 ,与北大西洋沉积及格陵兰冰芯记录可以逐一对比。长周期的气候旋回以及短期的突变事件 ,在时限上所谓存在几千年以上滞后或超前 ,可能是测试方法和测试对象的不同带来的差错 (包括测试误差 ) ;具有全球意义的一些气候突变事件 ,在发生的时间上可能都具有同时性。这种短期突变事件发生的动力机制问题 ,可能也是目前人类尚未识别出来的天文因素的驱动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桂林44kaB.P.石笋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解译 [J].
覃嘉铭 ;
袁道先 ;
林玉石 ;
张美良 ;
李彬 .
地球学报, 2000, (04) :407-416
[2]   桂林全新世石笋高分辨率δ13C记录及其古生态意义 [J].
覃嘉铭 ;
林玉石 ;
张美良 ;
李红春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51-358
[4]   古气候变化的石笋同位素记录研究——以桂林盘龙洞为例 [J].
覃嘉铭 .
地球学报, 1997, (03) :32-37
[5]   当前国际古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任务——极地—赤道—极地大断面 [J].
刘东生 ;
郭正堂 ;
韩家懋 ;
丁仲礼 .
地学前缘, 1997, (Z1) :67-73
[6]   最后两个冰期黄土中记录的Heinrich型气候节拍 [J].
郭正堂,刘东生,吴乃琴,吕厚远,韩家 .
第四纪研究, 1996, (01) :21-30
[7]   岩溶作用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其记录 [J].
袁道先 .
科学通报 , 1995, (13) :1210-1213
[8]   南海北部末次冰消期及快速气候回返事件 [J].
王律江,卞云华,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4, (01) :1-12
[9]   桂林洞穴沉积物的氧、碳同位素特征 [J].
汪训一 .
中国岩溶, 1985, (Z1) :155-160
[10]  
第四纪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澳)威廉斯(M.A.J.Williams)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