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学与堪舆学的人地关系和谐论思辨

被引:21
作者
孙峰华
机构
[1] 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
[2]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3]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易学; 周易; 堪舆学; 人地关系; 和谐论; 思辨; 案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992.5 [巫医、巫术];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摘要
易学是哲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论。本文探讨了易学大成之周易的科学性质,附带着研究了李约瑟难题并给出答案。文章指出"易历四世"是易学认识"人地关系"发展规律不断升华的哲学嬗变,探讨了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哲学思想对"人地关系"规律的认识。着重研究了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论——周易对"人地关系"的解释。堪舆学胎生于易学,没有易学就没有堪舆学。现代堪舆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关联密切,其原因是:①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是堪舆学的基础;②大量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是堪舆学研究的支柱;③堪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探究了易学、堪舆学与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易学和堪舆学在研究、协调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堪舆学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应该用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解读其独特领域——堪舆学。以"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为案例,探讨了现代堪舆学的实践过程。堪舆学含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也含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思想。既不要用其科学性掩盖其伪科学性,也不要用其伪科学性否定其科学性。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只要研究、应用堪舆学的人,都树立了科学的堪舆学思想,真正的现代堪舆学也就建立起来了,风水迷信也就荡然无存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易学、堪舆学,应与西方相关的人文地理哲学、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共同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中国的堪舆学、人文地理学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关怀、宽容和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8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中国传统环境艺术中的空间观念 [J].
潘祖平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1 (03) :71-75+95
[2]   转型中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J].
顾朝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75-1183
[3]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 [J].
汤茂林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865-882
[4]   现代地理学思想与创新 [J].
杨达源 .
高等理科教育, 2009, (03) :22-25
[5]   《周易》对抑制“科技异化”的启示 [J].
史少博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 (02) :40-45
[6]   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 [J].
杨卡 .
周易研究, 2006, (04) :92-96
[7]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机遇与任务 [J].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04, (S1) :3-7
[8]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J].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04, (S1) :21-32
[10]   《周易》古义考 [J].
刘大钧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5) :142-1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