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造供应链韧性的有效机制?

被引:32
作者
李维安 [1 ]
马茵 [2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
[2]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3]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组织举措; NCA方法; QCA方法; 供应链韧性;
D O I
10.13253/j.cnki.ddjjgl.2022.12.004
中图分类号
F274 [企业供销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结合企业应对风险所采取的举措特性,应用组态思维,使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定性比较分析(QCA)两种新兴方法,整合动态能力层面与组织举措层面的6个前因条件,探讨了影响企业供应链韧性构建的多重并发因素与因果复杂机制。研究表明:单个动态能力因素或组织举措因素并不构成高供应链韧性产生的必要条件,需在联动作用中互相匹配、共同作用韧性构建;两条路径可以产生高供应链韧性,即行为主导型、能力行为协同型两条路径,不同路径代表着供应链韧性构建机制的多重实现方式,动态能力与组织举措的交互影响模式是企业实现高供应链韧性的最佳选择;产生非高供应链韧性的模式有两类,且与导致高供应链韧性的两类模式并不相互对立。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 [J].
杜运周 ;
贾良定 .
管理世界, 2017, (06) :155-167
[2]  
供应链治理理论研究:概念、内涵与规范性分析框架[J]. 李维安,李勇建,石丹.南开管理评论. 2016(01)
[3]   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脆弱性削减机制 [J].
刘家国 ;
周粤湘 ;
卢斌 ;
赵金楼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 (03) :556-566
[4]   制造业供应链伙伴间态度性承诺对供应链脆弱性作用机制 [J].
史丽萍 ;
刘强 ;
李静媛 .
管理科学 , 2014, (05) :35-49
[5]  
QCA设计原理与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伯努瓦·里豪克斯, 2017
[6]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for 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 [J].
Dul, Jan ;
van der Laan, Erwin ;
Kuik, Roelof .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020, 23 (02) :385-395
[7]  
Supply chain agi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efinitions, enablers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J] . Eias Al Humdan,Yangyan Shi,Masud Behn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 2020 (2)
[8]  
Big data analytics capability in supply chain agility[J] . Rameshwar Dubey,Angappa Gunasekaran,Stephen J. Childe.Management Decision . 2019 (8)
[9]  
Factor influencing flexibility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ndian manufacturing firms[J] . Ruchi Mishra,Onkar Nath Mishra.The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 2019 (5)
[10]  
Dynamic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How market sensing, supply chain agility and adaptability affect supply chain ambidexterity[J] . Aslam Haris,Blome Constantin,Roscoe Samuel,Azhar Tashfeen 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 201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