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石油开采区PAHs环境多介质分布及迁移转化模拟

被引:4
作者
李兴春 [1 ]
胡艳 [2 ,3 ]
杜显元 [2 ,3 ]
刘建林 [2 ,3 ]
李鱼 [2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2]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院
[3] 华北电力大学区域能源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石油开采; 逸度模型; 多环芳烃; 相分布; 相迁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 [环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利用Mackay的Ⅲ级逸度模型估算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在典型陆地石油开采区气、水、土壤及沉积物相间分布及迁移转化规律,根据研究区域年石油开采量估算污染物排放速率,利用实测浓度数据和文献值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大气、水、土壤和沉积物相中的对数单位平均残差分别为1.12、1 35、1.41和1.39,表明模型对气、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浓度的估算与实测值大体吻合。土壤相是PAHs的主要环境归宿,落地原油是污染物主要输人方式,土壤相降解为主要输出方式,介质间迁移过程主要为沉积物相与水相的质量交换。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内梅罗指数法在石油开采区土壤PAHs污染分级评价中的应用 [J].
邹乔 ;
王瑶 ;
杜显元 ;
李兴春 ;
李鱼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2) :7350-7353
[2]   兰州地区苯并(a)芘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J].
董继元 ;
王式功 ;
高宏 ;
姚焕炬 .
生态环境, 2008, 17 (06) :2150-2153
[3]   东北某市大气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浓度及分布特点 [J].
洪岩 ;
朴丰源 ;
王艳艳 ;
刘爽 ;
刘鹏 .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8, (03) :278-279
[4]   扎龙湿地沉积物垂向剖面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J].
刘广民 ;
尹莉莉 ;
刘子靖 ;
薛建良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3) :36-39
[5]   苯并(a)芘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宿模拟 [J].
李静 ;
吕永龙 ;
王铁宇 ;
焦文涛 ;
史雅娟 ;
罗维 ;
汪光 ;
王斌 .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2) :279-284
[6]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值模拟初探 [J].
王洪涛 ;
罗剑 ;
李雨松 ;
牛冬杰 ;
李立清 ;
李光富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6) :755-760
[7]   石油开采中总烃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研究 [J].
吴小华,张士权,龙凤乐,闫毓霞 .
油气田环境保护, 1996, (04) :32-35
[8]   Evaluating the fate of p,p′-DDT in Tianjin, China using a non-steady-state multimedia fugacity model [J].
Li, QL ;
Zhu, T ;
Qiu, XH ;
Hu, HX ;
Vighi, M .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06, 63 (02) :196-203
[9]  
应用多介质环境模型评价典型有机物污染物的环境行为.[D].于晓菲.大连理工大学.2006, 02
[10]  
大庆地区生态风险评价.[D].何剑刚.东北林业大学.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