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优化的科学基础与框架体系

被引:94
作者
方创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发展格局; 优化; 理论基础; 系统框架体系;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12.007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TU984.2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1303 ; 083302 ;
摘要
城市发展格局是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格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而在国土空间上形成的等级规模有序、职能分工合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城市空间配置形态及特定秩序。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对推动国家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对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正由于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国家重要文件和国家重大规划都多次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和城市发展格局。文章系统分析了指导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优化的公平优先理论、格局优化理论、流空间理论、国土三生空间优组理论、均衡网络理论和空间信息系统理论等六大科学理论;构建了由2个宏观层次、8个中观层次和15个微观层次组成的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优化的系统框架体系;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格局优化,将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安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J].
孙久文 ;
焦张义 .
城市问题, 2012, (07) :2-6
[2]   Manuel Castells与流空间理论 [J].
郑可佳 ;
马荣军 .
华中建筑, 2009, 27 (12) :60-62
[3]   中国城市的对称分布 [J].
叶大年 ;
赫伟 ;
徐文东 ;
李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608-616
[4]  
城市的对称分布与中国城市化趋势[M].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叶大年, 2011
[5]  
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王家耀著, 2001
[6]  
地理与对称[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叶大年著, 2000